近日,全國高考成績陸續公布,一張張成績單成為學生打開通往未來大門的“鑰匙”。然而,當眾多考生還沉浸在成績中時,志愿填報環節悄然而至。職業教育近年來熱度持續攀升,自然備受關注,相關話題更是不斷“出圈”!
比如,“高分低報”。往年有考生以超出一本線100多分的成績,放棄985、211院校,轉而報考職校,他的理由是“職校就業率達到了98%,以后好找工作”;又或者“本升專”。本科生為獲取實用技能,選擇重新回到職業學校“深造”等,這反映了當前市場“冰火兩重天”的就業景象。那么,為什么職業教育更有優勢找工作?為什么職業教育人才更備受青睞?2025年職業教育是否值得選擇?
一個行業或者是一個領域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國家的大力支持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增添了不少信心。2005年,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頒布,中國職業教育自此步入全新發展階段;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臺,職業教育完成了從教育補充到類型教育的身份轉變。2022年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了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2025年啟動的第二期“雙高計劃”進一步強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深度對接產業需求......
在國家的精準布局下,從2019到2023年,高等職業院校的入學人數直接從369萬飆升到555萬,暴增186萬人。之所以國家如此大力支持,是因為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改變,制造業等眾多行業正朝著數字化、智能化方向升級,再加上多年來新產業、新業態不斷出現,企業對數字技術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人社部預測,2025年僅是制造業的十大關鍵領域,人才缺口就達到了3000萬人;AI領域人才缺口預計將超過1000萬;物聯網安裝調試人才缺口將達到500萬;云計算領域人才缺口將達到150萬......“技工荒”已成為制約制造業等行業升級的突出瓶頸。
這些新技術、新崗位都是國家所需,也是數字時代眾多企業轉型所需。而職業教育獨有的優勢,更適合這些人才的成長,自然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未來前景廣闊。
近年來,受多方因素影響,就業問題困擾著眾多學子,尤其是不斷突破新高的畢業生。從上文了解到,當前新制造業、數字經濟等領域存在巨大人才缺口,如何將二者結合起來,對于緩解就業壓力將起到重要作用。職業教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新興職業領域,職業教育展現出敏銳的市場響應能力。2024年,全國職業院校畢業生規模突破1000萬,其中70%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職業教育迅速在智能制造、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布局,成為新職業人才培育的核心力量。
另一方面,對于學生而言,職業教育讓他們可以憑借前沿技能實現職業賽道轉換,突破傳統崗位發展瓶頸;也可以將個人技能緊扣國家發展步伐,與時俱進;還可以打破傳統思維模式,為個人職業成長開辟全新路徑。職業教育的前瞻性布局,實現了新興產業與個人發展的雙贏。
職業教育在國家支持下,開始“改頭換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有網友吐槽:“普通本科生工作難找,恰恰是因為大學教育和市場脫節太嚴重,講的都是幾十年前的老教材,不知道當前市場需求是什么。”相較之下,職業教育學校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等模式,按企業需求定制教學計劃,讓學生在校接觸真實項目與場景,與崗位無縫對接,顯著提升了實踐能力與就業競爭力。
以八維教育為例。八維教育在職業教育領域深耕29年,始終秉持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崗位要求為標準,以優質就業為目標”的課程體系開發原則,緊跟時代發展。專業設置聚焦熱門項目、熱門技術、熱門行業,緊扣新質生產力人才方向。在20.1課程體系中創新性地打造了十五大前沿專業方向,包括:游戲專業元宇宙方向、游戲專業鴻蒙方向、云計算專業、人工智能專業計算機視覺方向、人工智能專業自然語言方向、物聯網專業、網絡工程專業、移動通信專業測試方向、網站工程專業、大數據專業、傳媒專業、建筑專業、國際新媒體專業、全棧專業開發方向、全棧專業產品方向。
在29年的發展中,八維建設了龐大的實訓項目庫,覆蓋智能駕駛、工業機器人、無人機、AIGC等眾多熱門領域。通過深入企業調研,明確企業真實用人需求,了解企業當前發展的技術項目,與八維課程體系深度融合,讓學子們在“真項目、真環境、真需求”中成長。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部分人對職業教育存在一定偏見。而當下,在就業與收入、前景與趨勢等現實因素的影響下,學生和家長的態度逐漸發生變化,社會也正在形成“技術為王”、“重能力輕學歷”等發展氛圍。選擇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選擇八維教育人人皆可高效快樂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