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就將開考,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335萬人,比去年減少7萬人。高考報名人數小幅下降,結束了此前連續7年的增長,緊張的升學壓力或有所緩解;但部分省市高考報名人數仍處于高位,優質本科特別是名校的招生名額依然緊張。反觀職業教育,卻在近些年的“教育競爭”中成為一股清流。
事實上,高考通常包括了“普通高考”以及“職教高考”。一方面,近年來,高考報名人數增長主要源于職教高考的加入,中職畢業生參加職教高考人數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今年高考報名人數減少,則是因為職業教育推行了中高職貫通、五年一貫制及中本貫通,使得部分學生在完成中職教育后直接升學進入高職或本科院校,不再需要參加高考,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五年制高職轉??茖W生為54.29萬人,2023年增至60.70萬人。這反映出2019年和2020年分別有相應規模的中職學生進入了五年制貫通培養體系。近五年來,中高職貫通(如五年一貫制)等長學制培養規模持續擴大。例如,浙江省計劃到2025年,貫通培養規模將占中職教育的一半。同時,部分地區也在推進“3+4”中職與應用型本科貫通培養模式。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職業教育,不再是低于普通教育的教育類型,自2022年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高考生人數減少,也意味著考生能夠結合自身優勢,理性規劃未來。并非所有人都適合走普通教育這一路徑,破除“固有觀念”才是成才最優解。國民對職業教育的社會認知有所提升,口碑有所好轉。學歷貶值的背景下,許多家長逐漸認同并允許孩子選擇職業教育這條成才路徑,認為這不再是差生的“收容所”,而是成才的“高速路”。實際上,自《職業教育法》實施以來,職業院校辦學質量逐步提高。同時,用人單位高度重視招聘高素質技能人才,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當前,我國的職校畢業生就業前景甚至比部分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更好??偠灾?,盡管高考總人數在下降,但教育競爭的本質早已不再是分數上的較量,而是成才質量上的勢均力敵。無論選擇哪條路,保持學習力,聚焦能力提升,才能真正沖破思維定勢的“枷鎖”。
八維職業學校深刻認識到,職業教育乃是連接學子與未來職場的關鍵紐帶,而在數字經濟迅勐崛起的當下,這一紐帶必須更具適應性與創新性。傳統教育模式常常側重于知識的單向傳輸,卻極易忽視學生的學習感受以及個性化差異。八維職業學校則獨樹一幟,秉持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宗旨,精心構建起一套別具一格的教育體系。
在課程規劃方面,八維職業學校緊密貼合數字經濟的前沿熱點領域,諸如軟件開發、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專業課程的設置。然而,這絕非簡單的知識羅列,而是經過深思熟慮設計而成的系統學習路徑。
為保障高效學習的達成,八維職業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的培育與建設。學校匯聚了一大批既擁有深厚學術功底,又具備豐富行業實踐經驗的教師精英。他們擅長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的行業應用緊密融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授給學生,確保知識的有效傳遞。同時,教師們還能依據學生各自不同的學習進度與能力水準,量身定制個性化的輔導方案與學習指導,力保每一位學生都能跟緊教學步伐,不掉隊不落伍。鑒于數字經濟領域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超乎尋常,教師們始終保持自我提升的熱情與動力,積極將最新的技術動態與前沿理念融入日常教學之中,使學生始終站在行業發展的最前沿,掌握最先進的知識與技能。
在助力學生快樂成才的道路上,八維職業學校精心營造了豐富多元且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氛圍。除了常規的課堂教學活動之外,學校大力倡導并積極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各類社團活動、創新創業競賽等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
在數字經濟創新創業大賽的舞臺上,學生們得以將課堂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項目的策劃與實施之中,與團隊成員攜手并肩,共同開啟頭腦風暴,激發創新靈感,開拓全新視野。此類實踐活動不僅有效錘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讓他們在追逐夢想的征程中真切感受到快樂與滿足。例如,曾有學生團隊憑借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研究與創新應用,開發出一款智能教育輔助系統,在競賽中脫穎而出,榮獲佳績,這一經歷無疑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極為堅實的基礎,成為他們人生道路上的寶貴財富。
二十九年來的執著堅守與躬身踐行,八維職業學校為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了大批契合數字經濟發展需求的高素質職業人才。這些畢業生懷揣著在八維所習得的精湛專業技能以及積極樂觀、勇于進取的精神風貌,活躍于各個數字經濟相關的企業與崗位之上,成為推動行業持續進步與創新發展的中堅力量。展望未來的漫漫征途,八維職業學校必將一如既往地堅守這一先進教育理念,持續推陳出新,不斷完善教育教學模式,為更多莘莘學子鋪就一條通往高效、快樂成才的光明坦途,在職業教育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宏偉藍圖上繪就更加絢爛輝煌的篇章。